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运营 > 正文

失败企业管理案例(失败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2024-08-21 11929 0 评论 企业运营


  

本文目录

  

  1.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2. 求:各种知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失败案例
  3. 管理学企业的失败案例有哪些

一、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1、胜利公司是一家全国有名的民营钢铁企业,在我国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环境下,经过短短几年内发展已经从原来的一家小型炼铁厂发展成为一家在业界颇有声望的中型钢铁企业,并带动了当地焦化、轧钢、建材、矿产以及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4000余名职工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管理层也是踌躇满志,希望把握住钢铁产业良好的发展机会,争做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领先者。

  

2、但是,胜利公司最近连续发生了好几起骨干员工跳槽事件,让公司的管理层感到坐立不安。随着钢铁产品市场形势持续看涨,钢铁投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新建的钢铁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边是原有的钢铁企业纷纷扩建,这些新建的钢铁企业为了尽快达产,纷纷采取挖墙角的方法来获取企业所需的人才。一时间,钢铁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身价不断攀升,很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禁不住外部高薪的诱惑,纷纷跳槽。胜利公司也不例外,仅一季度离职的骨干员工达到十几人。刚开始,管理层还算是比较镇定,觉得几千人的企业走十几个人很正常,对公司的正常经营生产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跳槽风波越演越烈,前两天公司下属的炼钢厂的两名技术非常出色的炼钢工被竞争对手给挖走了,更为严重的是去了之后又陆续带走了一些工人。

  

3、管理层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感到异常恼火,责令人力资源部尽快采取措施来改变当前被动的局面。公司人力资源部在经过一番调查和研究之后,向公司领导递交了一个报告,报告要求公司把那些跳槽员工的还在公司工作的家人和亲戚全部开除,以防止事态的蔓延。公司管理层很快就批准了人力资源部的报告,一星期之内,就有数十名员工因为与跳槽员工有亲属或者朋友关系被公司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

  

4、但是,事情并没有管理层想象得这么简单,后来发生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令管理层始料未及:被开除的员工都为自己叫冤,纷纷进行抗议,并向当地的劳动主管部门上诉,要求维护自己的权利……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在经过现场调查之后,认定这样的“诛连政策”是严重的侵权行为,责令胜利公司尽快恢复这些员工的劳动关系……当地媒体也为这些被无辜解雇的工人声援,纷纷谴责胜利公司……公司内部的员工一方面觉得公司的诛连政策很不近人情,同时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公司管理人员对此也纷纷发表意见认为“诛连政策”很不人性,对于那些被解雇的“家人和亲戚”是非常不公平的……

  

5、胜利公司的“跳槽风波”迅速就上升为公司的重大危机,管理层无奈之下只好撤销已经发布的诛连政策,恢复那些被开除员工的劳动关系,并且花了很大力气做劳动主管部门和媒体的工作才化解了这次危机,但是,“诛连政策”的负面影响却很难消除,员工关系变得非常脆弱……

  

6、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在gdp中的贡献超过了50%以上。但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优势还是体现在机制方面,管理状况却令人担忧。随着公司的业务量扩大和公司人员增加,企业的各种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创业者管理意思淡薄、家庭成员对正规化管理进行抵触都妨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随即引发响应的危机,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濒临倒闭或是申请破产。据统计,中国小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年,大中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七年。

  

7、我国民营企业不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注意基础建设是很多民营企业共有的痼疾,员工关系是也成为很多民营企业一个共有的管理盲点。民营企业在参照西方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时候,也照搬了西方经营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的员工,大大简化了员工关系,认为企业与员工只是一种各取其利的金钱雇佣关系,以为员工拿到了应该拿的钱,别的事就不用管了。而且,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比国有企业和国外企业还要简单,缺乏一些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和维护员工关系,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工会,成立工会也往往是有名无实。

  

8、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着的员工关系紧张的局面,轻微的表现为员工工作责任心低、工作积极性不够、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严重的表形为员工和管理层冲突不断,甚至引发企业产生重大的经营管理危机。国外曾经做个一项持续3年的员工离职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员工离职的原因跟钱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跟中层领导的不和成为了导致他们离职的第一位原因,其中就包括了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等因素,造成员工离职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工作做好了也没人表扬、没人关注。这两个原因实际上都是属于员工关系管理的范畴,但是类似的问题还没有被国内民营企业所重视和关注。

  

9、透视:民营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误区

  

10、笔者在长期的管理咨询过程中发现:我国很多民营由于对员工关系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处理员工关系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

  

11、误区(一):员工离职就是背叛公司

  

12、在现代劳动用工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员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和职业偏好选择自己合适的公司,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优化,所以员工离职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员工离职就是背叛公司,不管什么原因,而很少反思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企业辞退员工是合理的,但是员工在合同期内如果要离职,肯定会遭到管理者的不理解和拒绝,甚至会引起相应的纠纷。

  

13、误区(二):员工关系管理就是防止员工流失

  

1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实现人员与岗位匹配、员工发展、员工激励和有效沟通等工作。但是“员工关系管理”在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眼里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远远没有“工作计划”、“绩效考核”等工作那样被受到重视,甚至极端地理解为员工关系管理就是防止员工流失。在企业发展良好员工队伍比较稳定时,根本就不会想到还要做什么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等到发现下属员工积怨较多甚至纷纷离职的时候,才想起平时怎么没有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工作。

  

二、求:各种知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失败案例

四大知名企业ERP失败案例三露联想“婚变”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千分之五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粉红女郎紧急招募!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标致巨额投入搁浅广州标致汽车公司于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十分之一,1993年后就没有多大进展;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帐、对帐、关帐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整个来看,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许继项目被迫暂停 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公司)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本完成了产品的知识转移。另外,在培养许继自己的二次开发队伍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或许许继会成为国内成功实施ERP企业的典范。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1998年8月份,许继内部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机构调整。但是许继高层在调整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企业的生存,企业经营的合理化和利润最大化,显然没有认真考虑结构调整对ERP项目的影响。企业经营结构变了,而当时所用的ERP软件流程却已经定死了,Symix厂商也似乎无能为力,想不出很好的解决方案。于是许继不得不与Symix公司友好协商,项目暂停,虽然已经运行了5个月,但是继续运行显然已经失去了意义。Symix的ERP现在只是在许继一些分公司的某一些功能上还在运行。

  

三、管理学企业的失败案例有哪些

某软件公司在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红火,市场发展迅速,销售情况良好,但是该公司现在却令人担忧,业绩大幅下滑。该公司本身不在北京,但其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却在北京,该公司却将母盘留在北京,更为让人不解的是,该公司与光盘生产厂家没有一个严密协定,没有任何书面上的合同,没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公司内任何一个业务员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厂家生产光盘。

  

由于没有套规范的票务管理制度,不久该公司便相继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症结何在?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下面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该公司的问题之严重。

  

事件一:该公司会计接到光盘代理生产厂家电话:贵公司有人到我们公司压盘,请你们将生产费用寄过来?会计说:没有啊,我们没压过盘啊!光盘厂家说:怎么会没有啊,谁谁谁什么时候就到这里来压过盘,欠多少钱。会计自然觉得很奇怪,但一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公司某个业务员压了没给钱。

  

事件二:就是贷款转账的问题,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公司都应要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据说当时一位老总说:还是将账回到公司的账上吧,这样能好管理一些!但另外一个老总说:算了,转来转去也是个麻烦,反正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后来该公司有一个业务员在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走的时候带走了公司存在他账上的一笔贷款。当时一个老总对商家说:你们进我们的贷怎么现在还不给我们回款呢?商家说:我们已经给了啊,某月某日汇到某某业务员的账上了。

  

但是业务员儿已经离开了该公司,根本就无法追究。此事既对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损失,又败坏了企业员工的风气。一笔货款再怎么也是几十万上百万,这对公司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个人来说,那就不是一个小数了,诱惑极大。

  

最后使得搞开发的科研人员再也无心搞开发,觉得还不如看书去找一个挣钱的捷径。业务员也会觉得这样辛苦地站柜台没什么意思,何必这么老老实实的呢,还不如也学某某,发得多快,别人现在也没以什么损失,在另外一个公司做业务员做得好好的,说不定在另外一个公司照样发。

  

药品批发零售无疑是一个暴利行业,做这个行业实在没有赔钱的理由。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行业。该公司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将报社投入的50万亏得干干净净。1999年,财务报表其毛利只有1%,这对于一个做药品零售的公司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当时他们花了100元请了一位会计。会计的实际工作由总经理夫人负责,总经理夫人还做公司的出纳。

  

该公司是名符其实的夫妻店,没有一个外人,故而外人根本不知道究竟卖多少、如何卖。由于没一个权力制衡机制,此公司不但没有给投钱的母公司带来利润,而且将公母公司投入的50万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亏得干干净净。

  

票务管理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无论是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还是后来蒸蒸日日的发展阶段,甚至是折戟沉沙的衰落期,票务管理都是企业的命脉。当我们思考一个又一个悲情的商场故事时,我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老总们在关键时刻的错误决策,却忘了诸如票务管理这样的细枝未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不能避开票据管理这样的细枝未节。然而当我们将目光停在上面两公司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最终的失败都是票务管理制度的失败,可以这样说,千里之堤溃于票务。

  

就A公司而言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一、该公司不在北京,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却在北京,在此情况下,不应将母盘留在北京。如果要留在北京,也应与厂家有一个严密协定,不能没有相应合同和一套票务管理制度。

  

二、内部票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任何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在该代理厂家生产光盘。光盘出厂价与市场价格相差极大,这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我们不难想象,一定有压了盘只给了压盘费,凭发票入库而没到会计那儿去报账的业务员。如此一来,公司前期的开发成本很高,但公司的收入被业务员截流,这于公司是很大的损失。

  

三、就是贷款转账的问题,没有正常的操作程序和票务管理,公司不要求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对业务员的贷款没有监控。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东西一多,时间一长,任何人都有可能记不清甚至忘记,这样就给投机的人提供了机会。

  

四、老总不懂票据管理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该公司没有严格的票据管理。付款没有单据,业务员付款给印盘厂没有票据,提贷付款,也没有票据,这样使得公司的营销情况连会计都不知道,甚至连查都没地方查。

  

2、对库管的认识不够。贷款归库房的时候得签入库单,得找库管签字,库管得找库房主管签字,然后得到会计那儿去挂账,入库单和会计的单据联号。而该公司凭发票就可以入库,这样既打乱了票据管理的规范,也使得既有的票据成为一种没有实际用处的摆设。

  

3、跟光盘厂没有书面合同,与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得有一套健全的票据管理制度,而不能仅凭一个电话就生产光盘,对于一个懂管理的老板这简直不可理喻。

  

4、不懂发票的作用和意义,凭发票入库或提贷。我国现在的税收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公司和个人凭关系就能开出发票,显然不能做为凭证。

  

5、不懂会计的重要性,用100元请了一个只加减乘除的人来做会计。如果是一个懂票据管理的老板,他一定不会出如此下策。

  

对于公司B来说,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夫妻二人一人作总经理,一人作财务主管,我国现在有明文规定,公司主要负责人不能兼作财务。夫妻在民法上被视为一体的,两人同时负责这两个工作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规范,夫妻合谋,极易将票管理搞乱,极易出现猫腻。

  

二、一个人不能即做会计又做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可能由一个人来担任,在票据管理中这样做极其容易作假犯规,这即使在传统企业中也是违规的。

  

三、库管和销售由一个人承担,这是一件十足的奇迹,正常情况来说,公司的库管和销售是应该严格分开的,这样做才能使得票据管理规范化。作为一个小公司兼职的情况是可以发生的,但不能在这种冲突性极强的职位上进行兼职。当公司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一些职位可以兼职。比如,会计可以兼任办公室管理人员等,但会计和出纳,库管和销售这些易矛盾的职位是很忌讳兼职的。权力需要制衡,这是一个极明白极简单的道理。

  

其实任何一个公司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并不可怕,这是正常的,没有挫折,没有困难才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这样失败才能是成功之母,否则,失败只能是失败之母。

  

对于A公司来说,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能将母盘留在北京。即使是为了生产方便必须将母盘留在北京,也得与该公司与生产厂家有一个严密的协定,制定一套约束彼此的规章制度,有一套相应的票据管理章程。

  

某软件公司在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红火,市场发展迅速,销售情况良好,但是该公司现在却令人担忧,业绩大幅下滑。该公司本身不在北京,但其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却在北京,该公司却将母盘留在北京,更为让人不解的是,该公司与光盘生产厂家没有一个严密协定,没有任何书面上的合同,没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公司内任何一个业务员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厂家生产光盘。

  

由于没有套规范的票务管理制度,不久该公司便相继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症结何在?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下面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该公司的问题之严重。

  

事件一:该公司会计接到光盘代理生产厂家电话:贵公司有人到我们公司压盘,请你们将生产费用寄过来?会计说:没有啊,我们没压过盘啊!光盘厂家说:怎么会没有啊,谁谁谁什么时候就到这里来压过盘,欠多少钱。会计自然觉得很奇怪,但一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公司某个业务员压了没给钱。

  

事件二:就是贷款转账的问题,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公司都应要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据说当时一位老总说:还是将账回到公司的账上吧,这样能好管理一些!但另外一个老总说:算了,转来转去也是个麻烦,反正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后来该公司有一个业务员在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走的时候带走了公司存在他账上的一笔贷款。当时一个老总对商家说:你们进我们的贷怎么现在还不给我们回款呢?商家说:我们已经给了啊,某月某日汇到某某业务员的账上了。

  

但是业务员儿已经离开了该公司,根本就无法追究。此事既对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损失,又败坏了企业员工的风气。一笔货款再怎么也是几十万上百万,这对公司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个人来说,那就不是一个小数了,诱惑极大。

  

最后使得搞开发的科研人员再也无心搞开发,觉得还不如看书去找一个挣钱的捷径。业务员也会觉得这样辛苦地站柜台没什么意思,何必这么老老实实的呢,还不如也学某某,发得多快,别人现在也没以什么损失,在另外一个公司做业务员做得好好的,说不定在另外一个公司照样发。

  

药品批发零售无疑是一个暴利行业,做这个行业实在没有赔钱的理由。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行业。该公司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将报社投入的50万亏得干干净净。1999年,财务报表其毛利只有1%,这对于一个做药品零售的公司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当时他们花了100元请了一位会计。会计的实际工作由总经理夫人负责,总经理夫人还做公司的出纳。

  

该公司是名符其实的夫妻店,没有一个外人,故而外人根本不知道究竟卖多少、如何卖。由于没一个权力制衡机制,此公司不但没有给投钱的母公司带来利润,而且将公母公司投入的50万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亏得干干净净。

  

票务管理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无论是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还是后来蒸蒸日日的发展阶段,甚至是折戟沉沙的衰落期,票务管理都是企业的命脉。当我们思考一个又一个悲情的商场故事时,我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老总们在关键时刻的错误决策,却忘了诸如票务管理这样的细枝未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不能避开票据管理这样的细枝未节。然而当我们将目光停在上面两公司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最终的失败都是票务管理制度的失败,可以这样说,千里之堤溃于票务。

  

就A公司而言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一、该公司不在北京,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却在北京,在此情况下,不应将母盘留在北京。如果要留在北京,也应与厂家有一个严密协定,不能没有相应合同和一套票务管理制度。

  

二、内部票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任何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在该代理厂家生产光盘。光盘出厂价与市场价格相差极大,这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我们不难想象,一定有压了盘只给了压盘费,凭发票入库而没到会计那儿去报账的业务员。如此一来,公司前期的开发成本很高,但公司的收入被业务员截流,这于公司是很大的损失。

  

三、就是贷款转账的问题,没有正常的操作程序和票务管理,公司不要求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对业务员的贷款没有监控。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东西一多,时间一长,任何人都有可能记不清甚至忘记,这样就给投机的人提供了机会。

  

四、老总不懂票据管理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该公司没有严格的票据管理。付款没有单据,业务员付款给印盘厂没有票据,提贷付款,也没有票据,这样使得公司的营销情况连会计都不知道,甚至连查都没地方查。

  

2、对库管的认识不够。贷款归库房的时候得签入库单,得找库管签字,库管得找库房主管签字,然后得到会计那儿去挂账,入库单和会计的单据联号。而该公司凭发票就可以入库,这样既打乱了票据管理的规范,也使得既有的票据成为一种没有实际用处的摆设。

  

3、跟光盘厂没有书面合同,与光盘代理生产厂家得有一套健全的票据管理制度,而不能仅凭一个电话就生产光盘,对于一个懂管理的老板这简直不可理喻。

  

4、不懂发票的作用和意义,凭发票入库或提贷。我国现在的税收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公司和个人凭关系就能开出发票,显然不能做为凭证。

  

5、不懂会计的重要性,用100元请了一个只加减乘除的人来做会计。如果是一个懂票据管理的老板,他一定不会出如此下策。

  

对于公司B来说,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夫妻二人一人作总经理,一人作财务主管,我国现在有明文规定,公司主要负责人不能兼作财务。夫妻在民法上被视为一体的,两人同时负责这两个工作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规范,夫妻合谋,极易将票管理搞乱,极易出现猫腻。

  

二、一个人不能即做会计又做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可能由一个人来担任,在票据管理中这样做极其容易作假犯规,这即使在传统企业中也是违规的。

  

三、库管和销售由一个人承担,这是一件十足的奇迹,正常情况来说,公司的库管和销售是应该严格分开的,这样做才能使得票据管理规范化。作为一个小公司兼职的情况是可以发生的,但不能在这种冲突性极强的职位上进行兼职。当公司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一些职位可以兼职。比如,会计可以兼任办公室管理人员等,但会计和出纳,库管和销售这些易矛盾的职位是很忌讳兼职的。权力需要制衡,这是一个极明白极简单的道理。

  

其实任何一个公司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并不可怕,这是正常的,没有挫折,没有困难才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这样失败才能是成功之母,否则,失败只能是失败之母。

  

对于A公司来说,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能将母盘留在北京。即使是为了生产方便必须将母盘留在北京,也得与该公司与生产厂家有一个严密的协定,制定一套约束彼此的规章制度,有一套相应的票据管理章程。

  

二、贷款转账按正常的操作程序,公司应要求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贷款的进出都得票据为证。业务员付款给印盘厂得有票据,与商家发贷付款,同时得票据。贷款归库房的时候得签入库单,得找库管签字,库管得找库房主管签字,然后得到会计那儿去挂账,单据联号,这样的话,你付了没付都有依据,以便会计盘存和查账等方面的操作。不能凭发票就提贷,而应有更规范的程序、更规范的票据管理。

  

三、跟光盘厂得有书面合同,生产光盘得有票据为证,不能仅凭一个电话就生产光盘。

  

四、就老板个人来说,管理素质有待提高,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身,抽出时间学习财务管理,票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建立董事制,对总经理进行考察,业务水平提高,业绩进步则可继续担任此职,如果做不到则另请高明。我们现在反过来想,这样做的好处。也即是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比如你业务员印了100张盘,你报200张盘,那么你不可能入库,因为库管在那儿管着。2、即使销售跟库管通合谋,那么还有会计,因为单据联号的,每个月都有一个盘存,如果你报150张那么你就亏了50张,那么这种损失就是库管的,所以库管你就得三思而后行,行成一套权力制衡体系,一环扣一环。

  

五、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操作体系和信息流通体制,一套业务员评价体系。任何一个业务其行为都作为存档资料,即使你走出本公司,那么另外一个公司也可能获知你的所做所为,在这种情况下,业务员个人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我国还没有这种信息流通体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这种业务员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人才选用的手段和观念都更为标准化,更为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对于公司B来说,我们应从下面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专门请一个人来负责营业,规定在一定时间内盘存,请专家建一套相应的营业规范。

  

二、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药品的出入库制度,不能说拿就拿,要见出入库单。有一套好的制订在那儿放着,管理者不管人,而是要用制度管人。从库管来说,别人拿药时不注意,那么盘存的时候你就负责,那么不管是谁来拿,你首先考虑的都是后果由谁负责的问题。

  

三、要有一个权力制衡机制,在关键的的位置上做到不矛盾,不重合。

失败企业管理案例(失败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复制成功